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創業故事白手起家的一些資料信息,下麵是(揚升資訊www.balincan8.com)小編整理的與創業故事白手起家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,一起來看看吧。
聶雲宸於2012年創立喜茶,如今年僅29歲,身家卻高達45億元人民幣。更為人津津樂道的是,《2020胡潤百富榜》上有27位“90後”,隻有他一位是白手起家的。
|作者:淘小淘
|編輯:阿曄
|編審:蘇蘇
8年時間,能讓一件事、一個人發生什麽變化?
往大了說,能打贏第二次世界大戰,讓國際秩序天翻地覆;往小了說,能提高你在北京搖車號的中簽率。
而有個“90後”,用8年將自己送上了《胡潤百富榜》。
昨天,《2020胡潤百富榜》新鮮出爐,喜茶創始人聶雲宸赫然在列。他於2012年創立喜茶,如今年僅29歲,身家卻高達45億元人民幣。更為人津津樂道的是,該榜單上有27位“90後”,隻有他一位是白手起家的。
對於這位年輕富豪,網友的評論大多聚焦在兩個問題上:第一,他是怎麽賺到40多億身家的?第二,喜茶現在還排隊嗎?
大專生兩次創業
聶雲宸出生在江西,後來跟隨父母到廣東江門生活。他大學是在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讀的,專業是行政管理。
在商業發達的珠三角地區,不僅出名要趁早,創業更要趁早。
2010年,19歲的聶雲宸開始了第一次創業——賣手機。
當時正是iPhone橫空出世的時代,智能手機風潮席卷全球。聶雲宸順應著這個潮流,在江門開了一家小小的智能手機店。可惜這家店的位置不太好,有點偏僻,很難吸引追逐時尚科技的年輕人。眼看著要賠錢,聶雲宸決定從“配套服務”另辟蹊徑。
比如有些顧客要給手機刷機(改變操作係統)或裝一些軟件,別的店裏都要收錢,聶雲宸就免費。這樣一來,確實吸引了不少消費者,但都是衝著免費服務來的,營業收入還是上不去。甚至還出現了同行假裝成顧客,拿著出了問題的手機讓他修的情況。
好在時間長了,有些人也覺得不好意思,雖然還是不買手機,卻會買一些配件,比如數據線、手機殼之類的。還有人每找聶雲宸幫一次忙,就買一個新手機殼。就這樣慢慢積累,這家小店居然也能盈利了。
如果不是電子商務的崛起,今天的聶雲宸可能會是一個連鎖手機店的老板,而不是連鎖奶茶店的老板。
但世上沒有如果。
2011年,以淘寶為代表的網購平台開始在中國攻城略地,實體店遭遇巨大衝擊,聶雲宸的小店也無法維持下去了。但萬幸的是,他此時已經積累了20萬元資金。帶著這筆錢,他開始再次尋找創業機會。
與第一次創業不同,這一次,他把目光投向了一項最傳統的生意——茶飲店。一方麵消費麵廣,男女老少都適宜;另一方麵門檻低,手裏這點積蓄足夠了。
2012年5月,聶雲宸在江門市九中街開始了第二次創業。這家茶飲店麵積不足15平方米,頭三天因為有促銷,生意非常火爆,然而促銷一結束,便門可羅雀。生意慘淡時,店裏一天隻有幾十元入賬,聶雲宸仿佛又回到了第一次創業時的開場。
他沒有泄氣,但也不像開手機店時那麽“佛係”了。互聯網時代激發了他的新思路,他開始在口味上下功夫。那段時間,他每天從社交網絡平台上尋找信息和靈感,琢磨年輕消費者喜歡什麽樣的茶飲品。
有大約半年的時間,他是根據網上的評論改進飲品口感的——大家嫌果肉少,他就不斷添加,加到一杯菠蘿茶飲有2/3都是果肉;年輕人不喜歡茶葉的苦澀,他就選擇了很多種茶葉做對比,不斷改良,減少苦味,突出茶香。
漸漸地,這家小小的茶飲店被做出了名堂。之後4年裏,聶雲宸在廣州、佛山、東莞、中山等地都開了分店。
ⷨ𖩛𘀀
成也流量,敗也流量
2016年,聶雲宸正式將品牌名稱定為喜茶,生意爆火。一些風投圈裏的投資人注意到他了,同年8月,IDG資本和樂百氏創始人何伯權便給喜茶提供了1億元A輪融資。
自此,喜茶開始高歌猛進——2017年2月,喜茶登陸上海,首家店開在來福士;2017年5月入駐杭州來福士;2017年8月,進入北京,在最繁華的商圈三裏屯和朝陽大悅城同時開店。
當時,三裏屯喜茶店外經常排起長龍,打扮入時的白領和潮人們手裏拎著奢侈品袋子,一個挨一個站在店門外排隊的畫麵上了不少網站的頭條。京城的年輕人恨不得奔走相告:快去那家新網紅店打卡、發朋友圈!
到2018年底,喜茶的門店已經覆蓋了中國22個城市。
從賠錢的手機店到賺錢的奶茶店,聶雲宸花了6年時間苦心經營。而從默默無聞的連鎖奶茶店主到聞名全國的“喜茶創始人”,卻不過1年多時間。
如果說奶茶是從閩粵地區傳到北方的一股潮流,那麽喜茶就是這股潮流的一個浪尖,它被資本和媒體推上萬眾矚目的潮頭,給大眾普及了“流量”的概念和威力。
隨著“排隊7小時隻為買一杯喜茶”的新聞引發關注,“雇傭黃牛排隊”“饑餓營銷”的評論也逐漸出現在網絡上。2019年,更多的負麵消息接踵而至。
2019年1月4日,有網友爆料稱,西安賽格購物中心的喜茶店環境髒亂差、衛生不合格,店方回應稱將核實處理,希望以賠償3杯作為補償。
同年5月9日,廈門市思明區市監局在喜茶萬象城店發現存在多項衛生不合格情況,責令商家立即整改。第二天,喜茶在其官方微博上發布致歉聲明,表示“將在全國範圍內采取加強管理的措施”“避免此類問題的再次發生”。
可僅僅過了半個多月,更大的風波出現了。5月26日,有消費者曝光在喜茶濟南和諧廣場店購買的飲品中喝出蒼蠅,隨後店方和顧客協商解決;5月29日,孕婦王女士稱其在江蘇蘇州喜茶圓融店購買的果茶中喝出綠頭蒼蠅,在網上曝光後徹底引爆了輿論。
ⷲ019年,消費者曝光喜茶內驚現蒼蠅
這位王女士當時已經懷孕7個多月,氣憤之下向該喜茶店提出10倍賠償,即250元,卻被自稱店長的男子在電話中拒絕。“那個店長說我都點了這麽久了,而且是外賣,中間的環節和時間很多,不能說明蒼蠅是在店裏進去的。”
事件發酵後,蘇州工業園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藥品稽查大隊上門檢查,結果嚇了一跳:該店大堂、操作台飛蟲不斷,衛生情況確實堪憂。執法人員當場開出停業整頓通知書,隨後喜茶官方再次發出道歉聲明,“考慮永久關閉涉事門店”。
網紅喜茶走向何方?
一晃一年多過去,喜茶如今再次成為熱點,隻是這次的主角是聶雲宸本人。
今年上半年的疫情對實體餐飲業產生了嚴重影響,但在《胡潤富豪榜》上,聶雲宸仍然是“90後”創業者的代表人物之一。可見從線下到線上,喜茶仍然有大批擁躉。
事實上,人們對“網紅”品牌的最大爭議是其是否“物值其價”“名實相符”。尤其是在資本運作盛行的當下,“燒錢圈粉”“上市圈錢”讓消費者一次次陷入尷尬的境地,這是大眾最不願意看到的創投圈怪現狀。
在風行賺快錢的時代,打造百年品牌或許是很多企業家的豐滿理想,但最終他們往往難逃生存第一的骨感現實。
當小黃車的押金退還之日遙遙無期,當瑞幸咖啡的財務報表機關重重,當賈躍亭們在美國一次次修改著回國日期,屢戰屢敗、屢敗屢戰的羅永浩反而因為欠債還錢的守信而贏得了網友們的尊敬。
人們能理解市場競爭的殘酷,也多次感受過流量營銷的威力,在江山代有才人出的企業家身上,在各領風騷三五年的偶像明星身上,我們見識了太多次從天堂到地獄的跌落和反轉。
一杯茶的名氣,應該是因為它真的好喝,而不是值得炫耀;一杯茶的文化,應該是因為它的堅守,而不是商業互吹;一杯茶的價值,應該是因為它被時間證明,而不是被資本加持。
那麽,喜茶到底給我們帶來了什麽?也許值得我們深思。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